运行参数监控与记录:
系统压差: 最重要的健康指标! 定时记录(建议每班次或每日)。正常压差范围通常在1200-1500 Pa,具体依据设计值。持续升高或剧烈波动都预警异常。
排放浓度: 关注在线监测数据或定期手动检测,确保达标。
清灰气源压力: 确保稳定在设定值(通常0.4-0.6 MPa)。
温度: 监控进气温度和箱体温度,防止超温(损伤滤袋)或低温结露(糊袋)。
清灰系统检查:
油雾器油位: 及时补充专用润滑油。
过滤器排水: 手动排空积水,防止水汽进入阀体和滤袋。
减压阀压力: 确认设定值稳定。
脉冲阀动作: 定期(每周/每旬)听诊或用简易工具(如螺丝刀抵住阀体,手柄贴耳)检查每个脉冲阀喷吹声音是否正常、有力、无漏气声。
气源三联件: 每日检查!
喷吹管: 停机时检查喷吹管是否松动、移位,喷吹孔是否正对滤袋中心、有无堵塞。
滤袋与袋笼状态(间接检查):
观察表面粉尘层状态(均匀?板结?)。
检查袋口、袋底、缝线、与袋笼接触处有无破损、磨损、烧蚀痕迹。
检查袋笼有无变形、脱焊、锈蚀、毛刺(重点!会磨破滤袋)。
压差趋势分析: 是判断滤袋整体状况的主要依据。
定期开盖抽检(如每季度/半年): 在安全停机后,抽查代表性位置的滤袋:
灰斗与卸灰系统:
及时卸灰: 严禁灰斗内积灰过高(通常不超过灰斗高度的2/3),防止粉尘搭桥、堵塞甚至压垮灰斗。
检查卸灰阀: 观察动作是否顺畅,密封是否良好,有无漏灰、卡涩。
检查振打/空气炮(如有): 确保正常工作,防止灰斗积灰。
风机与电机:
检查运行声音、振动、轴承温度是否正常。
定期润滑(按设备要求)。
检查传动皮带张紧度(如有)。
控制系统:
检查控制柜指示灯、仪表显示是否正常。
清洁控制柜内部灰尘。
检查接线端子有无松动。
建议:建立《除尘器日常点检表》,强制记录关键参数和检查结果。
故障现象 | 可能原因分析 | 排除方法 |
---|---|---|
1. 系统压差异常高 | 最常见故障! | |
* 清灰系统失效(气源不足、脉冲阀不动作/漏气、喷吹管错位/堵) | * 检查气源压力、三联件;排查故障脉冲阀;检查喷吹管。 | |
* 糊袋(粉尘潮湿、粘性大;结露) | * 提高进气温度防结露;处理湿度/粘性粉尘(调质或换滤料);严重时需清洗/更换滤袋。 | |
* 滤袋堵塞(长期未清灰、粉尘细密、预涂层失效) | * 检查并优化清灰程序;评估粉尘特性;考虑覆膜滤袋。 | |
* 粉尘过多,超出处理能力 | * 检查入口浓度是否超标;确保及时卸灰;评估是否需要增加预除尘或扩容。 | |
* 提升阀(如有)未关闭或泄漏 | * 检查提升阀气缸、密封条、信号位置。 | |
2. 系统压差异常低 | ||
* 滤袋破损(磨损、烧蚀、老化) | 紧急! * 立即停机排查破损滤袋(荧光粉检漏或逐室隔离);更换破损滤袋。 | |
* 花板或箱体焊缝泄漏 | * 停机查漏并补焊。 | |
* 提升阀(如有)未打开或未到位 | * 检查提升阀气缸、信号、密封。 | |
* 管道或阀门泄漏 | * 检查系统密封性。 | |
3. 排放浓度超标 | ||
* 滤袋破损(同压差低原因) | 首要排查! * 同上。 | |
* 滤袋安装不良(袋口未卡紧、密封圈失效) | * 重新安装或更换密封元件。 | |
* 花板泄漏(密封焊开裂、孔洞) | * 停机检查补焊。 | |
* 滤袋选择不当或失效(过滤精度不足) | * 评估粉尘特性,必要时更换更合适滤料。 | |
4. 脉冲阀不动作/漏气 | ||
* 电磁阀线圈烧坏或接线故障 | * 更换线圈;检查线路。 | |
* 电磁阀阀芯卡死(脏污、水汽锈蚀) | * 清洗或更换电磁阀。 | |
* 膜片破损 | * 更换膜片(维修包)。 | |
* 气路堵塞或供气压力不足 | * 检查气源管路、过滤器、减压阀。 | |
* 控制信号未送达 | * 检查PLC输出、中间继电器。 | |
5. 卸灰不畅或灰斗堵灰 | ||
* 卸灰阀故障(电机损坏、卡死、异物堵塞) | * 检查维修或清理卸灰阀。 | |
* 粉尘潮湿、粘性大导致架桥、结拱 | * 加强灰斗保温/伴热;安装振打器或空气炮;检查并修复漏风点(空气进入增湿)。 | |
* 卸灰间隔过长,积灰过多压实 | * 增加卸灰频率。 | |
6. 风机异常振动/噪音 | ||
* 叶轮磨损、积灰或粘附不平衡 | * 停机清理叶轮;严重磨损需更换。 | |
* 轴承损坏或润滑不良 | * 检查更换轴承;按规定润滑。 | |
* 地脚螺栓松动 | * 紧固螺栓。 | |
* 联轴器对中不良或损坏 | * 重新找正;更换联轴器元件。 | |
* 管道支撑不稳或共振 | * 加固支撑;检查软连接状态。 |
安全第一: 任何维护和检修工作必须在系统完全停机、泄压、上锁挂牌(LOTO) 后进行,特别是进入箱体内部时,必须确保通风良好,防止窒息和粉尘爆炸风险。
预防为主: 严格执行日常点检和维护计划,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数据驱动: 重视运行参数(尤其是压差)的记录与分析,这是判断设备状态最直接的依据。
由表及里: 故障排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、从外部到内部的顺序(如先查气源、再查脉冲阀,最后查控制信号)。
及时处理: 发现异常(特别是压差异常升高、排放超标、破袋迹象)应立即排查处理,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。
记录存档: 详细记录每次维护、检修、故障处理的内容和更换的备件,建立设备档案,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。
INDUSTRY NEWS 查看全部行业动态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