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力、化工、机械制造等众多依赖液压、润滑系统的行业中,滤油机如同设备的“血液净化器”,肩负着去除油品中水分、杂质、气体的重任。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关键设备的可靠性、寿命及生产效率。科学、规范的保养是保障滤油机持久高效、稳定运行的核心关键。
一、日常运行监控与基础维护:防微杜渐
运行参数实时监测:
压力表: 密切关注进油压力、出油压力和过滤压差。压差显著升高(接近或超过设定值)是滤芯堵塞最直接的信号,需及时处理。
真空表(真空滤油机): 确保真空度在设定范围内,过低影响脱水脱气效率,过高可能增加能耗或带来其他风险。
温度计/温控器: 监控加热器温度(尤其对脱水至关重要),防止油品过热劣化或温度不足影响脱水效果。确保温度在安全及高效工作范围内。
液位计: 观察真空罐、储油罐液位,防止跑油、喷油或泵抽空损坏。
设备状态感官检查:
听: 注意泵、电机、真空泵等运转声音是否正常,有无异常噪音(如摩擦、撞击、啸叫)。
看: 检查管路、阀门、法兰、视窗等连接处有无渗油、漏油现象。观察油品颜色、泡沫情况(异常泡沫可能预示进气或污染)。检查电气接线有无松动、烧蚀迹象。
闻: 留意有无异常焦糊味(可能预示电机或加热器过热)。
基础清洁与检查:
保持设备外壳、操作面板的清洁,防止灰尘、油污堆积影响散热或操作。
每次使用后或停机前,排空设备内残油(特别是真空罐),防止油品滞留变质或腐蚀内部元件。
清理油盘或设备底部可能积聚的油污。
二、关键耗材的定期更换:保障过滤效能
滤芯/滤袋: 这是保养的重中之重!
停机、泄压、确认安全后操作。
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拆卸滤壳/滤罐。
小心取出旧滤芯,避免残留杂质掉入干净区域。
彻底清洁滤壳/滤罐内部及密封面。
检查新滤芯完整性、型号规格是否正确,安装时确保密封圈完好、位置正确并充分润滑(通常用清洁油),按正确方向和力矩拧紧滤壳/盖。
更换后初次启动,注意排气,观察压力是否正常。
更换依据: 主要根据压差报警(最直接)、预设运行时间、累计处理油量或目视检查滤芯脏污程度(如可能)。
更换频率: 高度依赖于处理油品的污染程度(NAS等级)、处理量、滤芯精度。切勿仅凭时间周期,压差是核心指标。
操作要点:
真空泵油(真空滤油机):
作用: 润滑、密封、冷却真空泵。
更换: 按说明书要求定期更换(通常有运行小时数或时间周期)。当油液变浑浊、乳化、粘度显著变化或真空度下降时也需更换。更换时注意排尽旧油,加入规定牌号的新油至合适液位。
密封件(O型圈、油封等):
检查: 在更换滤芯、拆卸管路或阀门时,检查相关密封件是否有老化(变硬、变脆)、磨损、变形、划伤。
更换: 发现损坏或达到建议更换周期时及时更换。使用与介质(油品)兼容的材质(如丁腈橡胶NBR、氟橡胶FKM等),安装时确保清洁、位置正确,避免扭曲或过度拉伸。
三、深度保养与系统维护:周期性关键动作
彻底清洗油箱与管路:
时机: 长期运行后、处理严重污染油品后、更换油品型号前。
方法: 排尽旧油,使用与系统兼容的专用清洗油或溶剂(避免残留腐蚀或污染),配合循环过滤或人工刷洗,彻底清除油箱、加热器表面、管路内壁的油泥、胶质、杂质。务必彻底清除清洗剂! 最后可用新油冲洗一遍。
加热器检查与维护:
检查加热器表面有无严重积碳或结焦,如有需清理(注意方法,避免损伤)。
检测加热元件电阻、绝缘性能(需专业人员或断电后按规程操作)。
检查温控器、温度传感器是否准确可靠。
泵与电机维护:
检查泵的联轴器对中、磨损情况,紧固连接螺栓。
检查泵轴封有无泄漏,必要时调整或更换。
按电机维护要求,定期检查轴承、润滑脂(如需)、接线端子紧固度、通风散热情况。
真空系统维护(真空滤油机):
除真空泵油更换外,检查真空泵进气滤芯(如有)是否堵塞。
检查真空管路、阀门、冷凝器(蒸发器)是否畅通无泄漏。清洁冷凝器(蒸发器)盘管/翅片上的灰尘油污,保证换热效率。
检查消雾器(破真空电磁阀)功能是否正常。
电气控制系统检查:
定期(如半年或一年)由电工检查电气柜内接线端子是否紧固。
清洁灰尘,检查继电器、接触器触点状况。
校准或检查压力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、液位开关等的准确性。
确保接地良好。
四、安全操作与规范:保养的前提
断电操作: 任何涉及内部清洁、拆卸、更换部件(滤芯除外,但也要泄压)的操作,必须切断设备总电源并挂警示牌!
泄压: 在打开任何承压部件(如滤罐、阀门)前,确保系统内部压力已完全释放。
防烫伤: 处理刚停机或加热运行后的设备部件时,注意高温表面。
防火防爆: 处理易燃油品时,严格遵守现场防火防爆规定,禁止明火。确保设备良好接地,防止静电火花。
个人防护: 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、眼镜,必要时穿防护服。
废油处理: 更换下来的废油、废滤芯、废密封件等,按环保法规要求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,严禁随意倾倒。
INDUSTRY NEWS 查看全部行业动态 >